猫咪杯状病毒感染:症状、病因、预防和治疗全指南

猫咪杯状病毒感染:症状、病因、预防和治疗全指南

猫杯状病毒(Feline Calicivirus,FCV)是一种常见的猫科动物传染病,由猫杯状病毒引起。该病毒最初在20世纪50年代从新西兰的一只猫的胃肠道中分离出来,但推测它实际上存在的时间更早。FCV感染率非常高,家猫的感染率最高可达10%,在多猫环境中,如室外猫群和动物收容所,感染率甚至可达25%-40%。英国研究团队于2017年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,拥有两只或三只宠物的家庭,其病毒排出的风险增加了1.7倍,而拥有4-10只宠物的家庭,其病毒排出的风险则增加了2.8倍。

一、猫杯状病毒感染的原因

猫杯状病毒感染主要由以下两种因素引起:

1. 感染动物:

FCV具有高度的物种特异性,主要感染猫科动物,包括家猫、老虎、非洲狮和阿穆尔虎。然而,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在人输血血清中检测到来自FCV的抗体,比例高达8.2%(374个样本)。也有报道称,从腹泻犬中分离出一种类似于FCV的病毒。此外,在海洋哺乳动物体内也检测到大量的针对FCV的中和抗体,这表明猫杯状病毒除了具有致病性外,还能够感染多种动物。

2. 强毒株:

1998年,杯状病毒的强毒株首次在加利福尼亚北部被报道。其特点是极高的死亡率(33%-50%)和高传染性。在宾夕法尼亚州、马萨诸塞州、田纳西州、内华达州和南加州的疫情暴发期间,感染可以通过手和医疗设备传播,这些设备需要彻底消毒。在加利福尼亚南部的疫情中,54只受影响的动物中至少有26只接种过疫苗。

目前已鉴定出四种高毒力分离株,但它们之间没有遗传关联,推测它们起源于完全不同的菌株。没有发现可将正常杯状病毒与严重毒性区分开的标记,因此只能从临床症状中推断。减毒病毒蛋白在皮肤上皮细胞、口腔粘膜和滑膜液中的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被检测到,而强毒蛋白则在粘膜、皮肤、呼吸道上皮细胞和胰腺中被发现。它们也可以在簇细胞、内皮细胞和肝细胞中被检测到。这些事实表明,高毒力的病毒可能具有很高的进入血液的能力,并容易在全身传播。

二、猫咪杯状病毒感染的症状

猫杯状病毒通过鼻分泌物、唾液、眼睛和泪液在猫之间传播。通过修饰或共用餐具进入猫体内的病毒可以在喉咙深处繁殖(咽和喉),并在感染后3至4天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。坏死发生在感染了病毒的上皮细胞中,舌缘的囊泡通常会发展成溃疡。如果猫的免疫力正常,它将在几周内自愈,并成为病毒携带者,但不表现出任何症状。据认为,该病毒潜伏在扁桃体的上皮中,即使除去扁桃体,该病毒也很可能不会从体内消失,因此可能隐藏在其他组织中。

猫杯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可分为两种:

1. 减毒株引起的初始症状:

减毒株病毒的潜伏期为2至10天,不会引起严重症状。初始症状根据病毒株和是否存在合并症而略有不同,但在小猫中最常见。杯状病毒早期症状包括:

舌溃疡
口腔炎
流口水
打喷嚏
流鼻涕
发烧
厌食症

口腔炎可能被认为是免疫介导的,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。舌上溃疡的特征是边界清晰。由于口腔疼痛,猫会大量流口水,有时会从口腔边缘滴下。

2. 强毒株引起的全身症状:

强毒株引起的全身症状是由称为强毒全身性猫杯状病毒(VS-FCV)的高毒株引起的严重症状。尽管主要在美国和欧洲进行了报道,但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兔子出血病相似,但尚不清楚两种病毒之间是否存在联系。毒性全身性毒株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:

对抗生素无反应的发烧
水肿(头、耳廓、肢尖)
口腔溃疡(舌头、皮肤粘膜过渡)
皮肤溃疡(耳廓、爪子、鼻子、眼球周围、下肢尖端)
黄疸,与肝细胞坏死或胰腺炎有关
呼吸困难,伴肺水肿
多器官衰竭
死亡(高达67%)

医院的潜伏期为1-5天,而家庭的潜伏期则长达12天。严重急性形式可在病毒感染后24小时内出现症状。成年猫往往比小猫更严重,并且涉及血管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,导致33-50%的患猫死亡。

三、测试猫咪杯状病毒感染

由于杯状病毒感染通常与其他病原体共存,因此很难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。常见的合并症包括疱疹病毒I型、衣原体、博德特氏菌等。为了确认猫感染了杯状病毒,必须在猫体内检测该病毒的特定成分。

以下是常见的检测方法:

1. PCR测试:

PCR测试是一种检测FCV RNA的方法。标本包括结膜、口腔拭子、血液、皮肤刮片(去除表面的细胞)和肺组织。由于FCV基因组种类繁多,检测率存在差异,每个实验室的测试结果通常也不一致。尚未发现严重毒性的基因组标记。

2. 病毒隔离:

病毒隔离是一种培养病毒并确认其存在的方法。样本包括鼻分泌物、结膜分泌物和咽喉拭子。由于水平较低,通常无法检测到样品中的病毒体(病毒颗粒)。此外,抗体的中和作用可能会干扰结果。

3. 抗体测试:

抗体测试使用称为ELISA的技术检测在患病猫体内形成的免疫应答蛋白(抗体)。检查抗体滴度可以指示猫是否对FCV具有抗药性,但无法区分病毒和疫苗衍生的抗体。换句话说,无法区分“当前感染”、“先前感染”和“已接种但未感染”。由于病毒衣壳蛋白中包含的氨基酸种类繁多,因此抗原性也相应地变化。缺点是结果可能是体内存在抗体,但它没有与测试中使用的抗原发生反应(假阴性)。

四、猫杯状病毒感染的治疗

目前还没有能够将猫杯状病毒从体内清除的灵丹妙药。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为主,减轻已出现的症状。在繁育或庇护环境中,快速将受影响的猫与健康的猫隔离开也很重要。

猫杯状病毒的支持疗法包括:

通过输液恢复脱水
补充电解质
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
清除分泌物
如果存在脓性分泌物,则使用粘液溶解药物
干扰素
并发肺炎时吸氧

感染了杯状病毒的猫容易因发烧而感到厌食,由于溃疡而导致口腔疼痛,以及由于鼻子阻塞而导致嗅觉降低。如果猫超过三天没有进食,则可能需要强行喂食。如果口腔炎很严重,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、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和拔牙来预防继发感染。一种名为“干扰素”(Omega)的配方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猫杯状病毒感染,可通过静脉注射进行治疗。在一项对39只猫的比较研究中,将猫随机分为两组,其中一组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,另一组接受ω干扰素(0.1 MU/口服)治疗。结果显示,只有干扰素组在调查后的第一天和90天之间显示出“疼痛评分”的显着差异。

五、预防猫杯状病毒感染

目前有猫杯状病毒的疫苗,因此建议为有感染风险的猫接种疫苗。此外,由于该病毒是一种没有包膜的病毒,因此具有耐消毒性,并且可以在环境中长期生存。特别是在多猫环境中,需要对病毒进行彻底消毒和灭活。

1. 疫苗种类:

猫杯状病毒的特征在于,该病毒的衣壳蛋白中包含的氨基酸被精细地替换,从而易于产生突变体。在许多情况下,如果感染了一种菌株,则很有可能在感染另一种菌株时进行交叉免疫,但尚未开发出适用于所有野外菌株的通用疫苗。

目前,常见的疫苗包括针对三种疾病的组合疫苗:猫杯状病毒感染、猫病毒性鼻气管炎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。

2. 接种时间:

小猫出生后,从母猫处获得的针对杯状病毒的转移免疫力在出生后约15天内降低一半。尽管个体差异很大,但据估计抗体滴度在出生后最多可持续10至14周,因此应在免疫力下降时进行疫苗接种,并在体内形成获得的免疫力之前进行。

一般的疫苗接种程序是:

第一次疫苗接种:6至8周龄
第二次疫苗接种:3至4周龄后
第三次疫苗接种:16至20周龄
一年后,给予加强治疗,此后每三年给予一次。

3. 接种注意事项:

在多猫繁殖环境中,建议母猫在怀孕前接种疫苗加强剂。
必须避免在怀孕期间进行疫苗接种,尤其是因为活疫苗可以通过血液感染胎儿。
在免疫力降低的猫中,接种疫苗可能不会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,并且可能不会形成抗体。
对于活疫苗,存在疫苗本身发挥其致病性的风险,因此建议使用灭活疫苗。例如,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猫或猫白血病病毒感染的猫必须健康,接触该病毒并使用灭活疫苗。

4. 疫苗防御:

目前还没有针对所有野外菌株的通用疫苗。测试了2003年至2006年之间收集的总共58种田间菌株,以确定血清与售疫苗形成的抗体的中和能力。根据使用三种不同疫苗的研究,据说保护率相差很大,分别为43.1%、63.8%和86.2%。

对58株野毒株的检查显示,病毒衣壳基因E区所含氨基酸存在明显差异,每种抗原具有不同的抗原性。据推测,疫苗之间的保护率的差异是由不均匀性引起的,在不均匀性中,一种菌株在一种菌株中发生了免疫反应,而另一种菌株中没有发生。可以肯定的是,接种疫苗可以减轻病毒感染的症状。但是,它不能对中国存在的数十种室外菌株提供相同的防御。不要因为注射了疫苗就认为很安全,这是一个可怕的早期观点。

5. 消毒和灭活病毒:

猫杯状病毒在37°C的干燥环境中无法生存一天,但已证明能够在室温干燥的环境中维持21-28天的感染能力,在4°C的干燥环境中能够维持60天或更长时间。这就是为什么寒冷的冬天会与I型疱疹病毒一起导致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原因。由于病毒是通过与病毒连接的载体接触而在猫之间传播的,因此有必要在多猫环境中将病毒牢固灭活。

热水灭活:需要在70°C下沸腾消毒5分钟,然后在100°C下煮沸消毒1分钟。猫可能会接触到的物品,例如餐具和玩具,应使用热水进行消毒,而不是化学药品。
化学消毒:必须使用以下有效成分:

漂白剂(含漂白活化剂):漂白活化剂,特别是氧苯磺酸钠(OBS)和氧苯甲酸(OBC)是有效的。建议使用包含上述成分的漂白洗涤剂洗涤猫的衣物,而不是简单地用水洗涤。
碘化合物(聚维酮碘):据报道,含碘化合物的药皂能够灭活99.7%的病毒。
其他消毒剂:酒精消毒剂几乎没有杀病毒作用,速干消毒剂无法物理去除病毒。氯己定与乙醇结合用作药物杀菌剂,似乎只能灭活大约一半的病毒。家用消毒喷雾剂中所含的季铵盐的病毒存活率约为15%,但尚未确定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6. 手消毒:

当病毒在手指上时,抚摸其他猫会导致病毒传播,因此必须彻底消毒。据报道,杯状病毒甚至可以仅用流水冲洗15秒钟,就能将病毒载量降低至约1/100(0.64%)。此外,使用包含表面活性成分的洗手液可以增加去除量,使用包含碘化合物(聚维酮碘)的洗手液可以促进失活。

据信反复清洗可进一步减少病毒载量,因此,使用含碘化合物的药皂并在流水旁反复洗手将有助于防止感染。

7. 应激管理:

感染了杯状病毒的猫通常会自发愈合,并成为病毒的携带者,没有任何后续症状。该病毒被认为潜伏在扁桃体中,但不可否认隐藏在其他组织中的可能性。重要的是要注意,病毒是由于压力、引起免疫缺陷的疾病、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、衰老、营养缺乏等而返回的,并通过眼睛和鼻子的分泌物排泄并转移到其他猫中。关键是它可能会丢失。首先,请确保将它们完全放在室内,以免它们遭受免疫力降低的疾病,例如猫艾滋病病毒感染或猫白血病病毒感染。改善室内环境并帮助猫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生活也很重要。

六、结论

猫咪杯状病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,主要引起口腔发炎症状。由于它具有耐消毒性,并且可以在环境中长期保持其感染能力,所以在接触病史未知的猫之后,请勿在家中接触猫。一旦猫被病毒感染,即使症状消失,猫也会成为病毒在体内的携带者。应谨慎处理应激,因为由于应激、引起免疫缺陷的疾病、免疫抑制剂、衰老、营养缺陷等,病毒可能会复发并再次释放到环境中。

本文为原创作品,转发请保留链接:https://5zo.net/showinfo-2-87208-0.html

上一篇: 猫咪皮肤病的常见类型及治疗方案:从跳蚤过敏到螺柱尾


搜索